武器升级/直20T挂“白头弹” 支持双向数据链******
图:直-20T同时挂载两型AKD-10空地导弹,包括激光制导型(上)及“白头弹”。
近日亮相的直-20T突击直升机,首次曝光同时挂载两型AKD-10空地导弹,包括传统的激光制导型,以及毫米波图像制导型。后者的鲜明外观特征,就是弹体头部采用球形白色整流罩,俗称“白头弹”。
与直-10等专用的武装直升机相比,直-20T突击直升机兼具火力打击和运输投送功能。尤其是配备于两栖攻击舰,可以凭借直接的火力压制能力,高效投送登陆力量,并为其他登陆部队提供空中火力支援。此外,也可以用于运载特种作战部队突袭渗透。
直-20T具备强大的火力,短翼内侧挂载19联装火箭弹巢,外侧可挂载空地导弹。两种制导模式导弹混合挂载,具有十分重要的实战化意义。激光制导型AKD-10导弹,在进行城市作战,或是定点清除任务时,具备非常强的精准打击能力,并且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环境设施的误伤。但该型导弹必须由直升机持续照射目标。这就意味着直升机必须持续滞空,停留在固定空域,增加遇袭风险。
而毫米波制导型AKD-10导弹,目标识别精度稍逊激光制导型,但其优势是支持双向数据链,具有“发射后不管”的能力,抗干扰性强,且能够全天候作战。直升机发射后,即可快速撤离,提高生存能力,尤其适合打击装甲集群等开阔地带的大型目标。而激光制导型可精确“点杀”高价值目标。
铭记历史/十八岁范长江 亲历南昌八一起义******
图:学子们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合影。/大公报记者黄慧摄
“1927年8月1日凌晨,战士们为了革命胜利,迎着枪林弹雨冲锋……”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,年仅九岁的义务解说员张郝翊,声音稚嫩但铿锵有力,充满力量。无论是同行的赣港传媒学子们,还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,都不自觉地围拢过来,安静聆听。
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跨越代际、地域仍能打动人心。采访团成员王印威说:“之前在香港了解过相关历史,但亲自参观纪念馆后,对历史有了更直观、更深刻的认识。我对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深感敬佩,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,能够亲眼看到历史的真实面貌。”
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、大公报记者范长江,其传奇生涯便与江西紧密相连。解说员介绍,青年范长江在此接受革命启蒙,并于1927年加入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教导团,以十八岁的学生兵身份亲历了举世闻名的南昌八一起义。这段经历,对他日后深入西北、报道长征具有重要影响。
大公报实习记者 张子淳、洪晓晴